业绩突破的关键,难道只是机械地重复推销话术吗?真正的保险销售更像培育一座花园。种子需要合适的土壤,幼苗需要持续照料,花开后更要防止凋零。
第一阶段的核心是精准播种。盲目拨打电话的时代早已过去,如今的客户期待被理解而非打扰。不妨问问自己:我们的目标群体真正担忧什么?是子女教育金的安全垫,还是父母医疗费的隐形炸弹?通过社群运营、行业沙龙这些非侵入式渠道,建立专业形象比硬性推销更重要。就像钓鱼,与其在浅滩胡乱撒网,不如找准深水区耐心下饵。
转化环节考验的是共情能力。客户签署意向书时,心里往往悬着天平——左边是风险焦虑,右边是对销售人员的信任。这时候,一份量身定制的方案比千篇一律的话术更有力量。试想,当客户发现你连他宠物狗的医疗险都考虑在内,距离成交还会远吗?
续保维护才是检验真功夫的试金石。多少保单沉睡在抽屉里,就像被遗忘的盆栽?定期浇水不等于频繁骚扰,季度性的风险诊断报告、突发政策解读,这些才是维系关系的养分。客户生日时收到健康管理手册,和收到保险广告的感受能一样吗?
数据是沉默的裁判官。每周分析客户流失节点,会发现60%的断保发生在第二年雨季。或许因为服务温度不够,或许单纯忘了缴费日期。这时候自动提醒搭配人工关怀,就像给即将熄火的壁炉添了把柴。
说到底,保险卖的不是合同而是安全感。当客户半夜突发急症时,第一个想到的是你的电话号码,这样的销售还需要愁业绩吗?从开发到维护,每个环节都在回答同一个问题:我们是否真的在为人撑伞?